一、 蓋梁的結構形式
??蓋梁也稱作“帽梁”,是在柱式墩或薄壁墩頂設置的橫梁,橋梁的上部結構荷載通過蓋梁傳遞到下部結構上。蓋梁高度從1000-2000mm不等,寬度從1200-2000mm不等,寬度變化一般以100mm為單位遞進,蓋梁的一般構造如下圖所示:
圖1.蓋梁一般構造圖
二、 蓋梁模板的施工
??蓋梁模板的施工方式通常有抱箍法施工、橫穿鋼棒法施工和支架法施工三種,其中較為常見的為抱箍法施工。在抱箍的牛腿上設置貝雷梁或工字鋼梁,其上設置分配梁。用吊機將底模吊裝至分配梁上,在安裝好的底模上放樣蓋梁位置和鋼筋骨架位置,涂好脫模劑后,必須檢查模板平整度,復測模板位置,防止蓋梁偏移。安裝底模后再安裝鋼筋骨架和綁扎鋼筋。鋼筋綁扎完成后,最后安裝蓋梁側模。模板應去除模板表面的油和污染物,模板接頭夾好雙面膠墊,收緊模板對拉螺栓,保證模板嚴密不漏漿。墊好鋼筋保護層墊塊,保護層厚度達到設計要求時,拉設足夠的纜風繩或支撐,保證模板在施工過程中不變形或者發生模板活動。
??蓋梁模板在混凝土強度達到2.5MPa時可以拆除,模板應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順序,拆模時應有吊機輔助不得拋扔。
三、 蓋梁模板的設計
??蓋梁的設計需要甲方提供的圖紙一般為蓋梁的一般構造圖就夠了,如果是預應力蓋梁則還需要提供預應力錨固端和張拉端的相關圖紙。
??1.蓋梁模板的設計應滿足強度、剛度和穩定性的要求。斜交蓋梁應三圍放樣,以便準確的取出各模板構件的幾何尺寸,必要時應設置角度質子,方便車間焊接。
??2. 蓋梁模板通常為底包側,端包側。側模通常分為標準節和端節。底模端節的支架設計應有足夠的剛度并滿足穩定性的要求。底模應設計先拆節,先拆節的連接邊與底模面板之間應有一定的斜度,以方便拆模。底模圓柱或方柱開口部分的尺寸應比施工圖設計尺寸大10mm-20mm,開口部分連接邊應縮進面板邊5mm焊接。
??3.蓋梁模板的主要固定形式為上下口對拉,上下口對拉均固定在側模的雙槽鋼背大肋上,在設計時,應考慮到下口對拉螺栓能否穿過底模下部,還應考慮在背大肋上焊接連接板以便固定上下口對拉螺栓的放置位置。如方案只采取上口對拉的形式,側模下口應采取措施頂緊。
??4.如蓋梁為預應力蓋梁,需要準確畫出預應力錨固端和張拉端的模板斷面,并將端模采取合理方式與側模進行連接。
四、蓋梁模板設計的標準化
??建議在以后的蓋梁模板設計中盡量采用標準化設計,以滿足產品的標準化要求。
??1. 蓋梁面板采用5mm鋼板,連接邊-12*80帶鋼和L80*8角鋼,背肋8#槽鋼(間距300mm左右),蓋梁高度一般最高高度2.0m所以背大肋采用12#槽鋼(間距750mm-1000mm)。底模定型肋不超過10#槽鋼,以方便現場選擇分配梁或 方木型號。連接螺栓采用M20*50,對拉螺栓采用T24對拉螺栓。
??2. 模板加工完成后應在廠內預拼裝,預拼裝完成并合格后,在模板的醒目位置處應標注編號,編號應規定上能唯一區分每塊模板的編號方法說明,車間編號應與圖紙組拼圖紙編號一致。
五、 蓋梁模板施工圖片參考